Search

雖然建議大家走其他路線,但去加羅湖改走太加縱走或是去大劍山改走雪劍,似乎是太硬了啦 😂😂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雖然建議大家走其他路線,但去加羅湖改走太加縱走或是去大劍山改走雪劍,似乎是太硬了啦 😂😂

(拜託只是舉例而已不要沒準備去了出事來怪我喔!!)

這樣說好了,以後要在熱門路線上避開人潮,又像我一樣逃脫不了假日登山客的命運,就只能增強實力,成為獨立自主的登山者 (走冷門路線);或是當個聰明的登山者,尋找一些比較有歷史情懷的郊山古道 (例如淡蘭古道),但不要期待走一走就有超商買飲料喝就是了。

.

說真的,我覺得大家應該要開始注意一趟健行的「體驗品質」。平常在城市裡排隊排不煩,周末去合歡北峰還要排隊一小時等拍照不成?

但也不得不承認最近幾個月實在是太誇張了。我才從雪山一帶回來,三六九山莊周日晚竟然接近全滿!又聽管理員不無憂心的說,未來山莊整建後停止開放,應該會有更多單攻的人,不知道會不會出更多的事 ...

唉,大家還是放寬心看待吧。看世界上任一個崇尚戶外活動的國家,都需要政府與人民抱著開放、進取的心態。人那麼多,出事的機率也會變高,比起過時的封山封海,我們更需要關注怎麼透過教育避免憾事發生。

只希望這段陣痛期能短一些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進入社會數年之後,受「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」影響,我以菜鳥之姿跟團登上玉山主峰。那是個天空異常清朗的一月天,日出雲海的美景深深地撼動了心靈,也讓我萌生完登百岳的念頭。 奈何工作忙碌,難得空閒,我逐將這份熱愛轉向了山域歷史、人文與政策,但不久後就發覺臺灣人其實非常缺乏這方面的資訊。於是呢,我創立了以「城市山人」為名的個人媒體,盼望自己能為心愛的山林略效棉薄之力。 我只是一位再平凡不過的山友和都會白領,但我相信透過不懈的努力,一定能讓環境變得更好。
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,也愛寫山,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,而是山與人的關係。
View all posts